学习交流

《巨变:改革开放40年中国记忆》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17

对外协作科  夏耘耘


2019年度的阳光员工修身书单如期而至,在这精挑细选的10本书籍中,《巨变:改革开放40年中国记忆》一书令我印象深刻,在这本书中,新华社精选的上千张照片讲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一张张图片、一个个故事,图文并茂的展现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在这背后,不甘于命运安排,自我抗争的个体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更让我感慨感叹,正如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伯克提出的图像证史,文字书写的历史,远没有实物和影像来得鲜活生动、栩栩如生。

我是一名80后,从小唱着“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成长,也知道捡到一分钱要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这些熟悉的改革“金句”时至今日依旧萦绕在我的脑海。在读完余华的小说《活着》之后,我时常会想,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成长起来的80后们可以说经历了最好的时代,我们是幸运的,没有像福贵一般经历国共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我们是幸运的,没有像上山下乡的前辈一样在读书的大好年华因为“号召”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我们是幸运的,没有像父辈们那样辛劳一天还得拿着各种票证顶着寒风酷暑排长队,只为换取几斤油面。因为改革开放,我们获得了远远超过父辈们的机会和选择,我们享受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成果。

关于对改革开放的记忆,我想谈谈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叫松江,这座位于上海西南的郊县长期以来一直以农业生产为主,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没有青春飞扬的大学城,没有异域风情的泰晤士小镇,更没有一个个热闹喧嚣的新型商业圈,彼时的松江除了松江镇(即现今的老城区),周边都被大片的农田村落围绕,因为不通公交,从所住的村庄到镇上要耗费不少精力和时间,10来岁的我经常会骑着自行车穿梭在一片片农田间,在坑坑洼洼的砂石路上蹬得满头大汗,花上个把小时去镇上的表哥家玩上两天,童年的记忆中这段6、7公里的路途总是显得十分漫长而艰难,那时的我也不会想到,这片农田之上即将崛起一座新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上海之根”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绿意盎然的马路街道,人潮涌动的购物商圈……漫步在松江街头,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街头巷尾,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一座年轻城市跳动的脉搏。G60上海科创走廊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旅游产业发展……一个“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新松江正在阔步向前。松江的发展成就是上海改革开放的一颗硕果,更是中国巨变的缩影,作为松江人,我骄傲!作为亲历者,我自豪!

改革开放,社会需要革故鼎新,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我很幸运,在寻求职业生涯的突破时与阳光结缘,这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团结一致的奋斗目标都让我在工作中更有信心,更具活力。虽然我不在临床一线,不能直接为患者解除痛苦,但当我将阳光人的汗水与奉献,将患者的笑容与感谢,将康复的理念与知识,通过一段段文字、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传播给社会大众,我的心态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加健康,更加积极,更满足于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实在的事,满足于在成长中实现个人价值并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

今年是建国70周年,建党98周年,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更要时刻以一名正式党员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地完善自我,不断向党组织靠拢,向优秀党员学习,坚定信仰,认准方向,从自己做起,与新时代同呼吸,与共和国共奋进,才能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此文荣获2019年度阳光读书沙龙优秀征文二等奖)




更多

Copyright © 2014 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编号:沪ICP备14049724号